查看原文
其他

一场席卷媒体圈的大型解读:当我们在谈论《芳华》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腾讯传媒 全媒派 2022-10-17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


从最初国庆档的期待,到年底终于上映,上映5天,票房已过4亿,成为贺岁档的强有力竞争者,这部电影改编自严歌苓的原著,镜头对准了我们父辈那一代人的青春。无论是其叙事内容、还是电影调档的“曲折命运”,乃至导演冯小刚本人,都使得《芳华》具备与生俱来的“热议体质”。


上映当天,《芳华》热度陡然升高,图源微指数。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也来聊聊这部电影,更确切的说,是和它有关的探讨:它不只是荧幕上的青春,还是口口相传之中,被话题热潮构筑出来的“芳华”。


精雕细琢与美则美矣

从电影本身说起


无论它背后有多少有争议的话题,最开始的一众解读者,也都是在将其放在一部视听作品的层面上,来给出评价。


诗意化的青春之美


韩寒在微博里盛赞《芳华》,就用了“黑着下巴,亮着心扉”的形容,影院内没有人亮起手机屏幕,而是都安静地沉浸在内容里。


从选角、摄影到配乐,《芳华》无疑是美的,比如电影最初的那场色彩饱和、质感透亮的群舞排练,透出的青春生命力。有不少文章的关注点给了正值青春的文工团年轻人们和电影的选角过程:男女主刘峰和何小萍的饰演者黄轩和苗苗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冯小刚的选角要求是“能歌善舞、会表演、没整过容”。



画面漂亮、镜头优美、场景鲜活,是冯小刚成熟的拍摄技巧的体现。公众号“深焦DeepFocus”提到这部电影中的“逆光镜头、大光圈所呈现出来的暖色调”、“使用了大量的长镜头来表现‘美好’”。公众号“中国电影资料馆”发布的影评文章中,说到“冯导以柔美的滤镜再现了文工团的一代芳华”。


清新洋溢的文艺女兵穿过白色的床单尽情地奔跑,在澡堂子里忘我地裸浴跳舞,在蓝色纯净的游泳池里自由地游弋,在排练场里挥汗如雨地跳红色芭蕾舞剧……


在这种冯系青春滤镜的呈现下,影片前半部分中的文工团岁月,拥有了如严歌苓所提到的,一种“英雄主义中的诗意”。


谁的“芳华”


作为一部文学改编电影,《芳华》同样没能逃开叙事层面的争议,比如和严歌苓原著的种种差异、情节背景铺垫得不够细致等。


豆瓣《芳华》讨论区的相关讨论主题


从叙事来讲,人物行为的转换通常需要一个触发点,行为转变之后,推动情节的发展。不同作品之间的差异在于,有些作品的人物动机是缺失的,情节随意转换,缺乏合理性的铺陈,观众看下来难免觉得一头雾水;再者就是,行为转变的驱动力是人物内在的自发性,还是外在环境的裹挟。


在讨论中,原著被认为是前者,而《芳华》则被评为是“太多对于时代的强调与怀念,而缺少了人物自发性的动机”


知乎用户@阿诺 提到,何小萍拒绝替演的情节,电影中只用旁白简单地解释为要对抗辜负了刘峰的集体,而原著中则有相对详细的心理描写,“以此掐灭自己死透的心里突然复燃的一朵希望”。


不过,电影中打动很多人的“独舞”片段,也是原著中没有的。


由于情节转换和心理活动的差异,文学改编电影总是逃不开“流畅不够旁白凑”的魔咒,这次,连据说“小说可以直接拿来当电影拍”的严歌苓写下的《芳华》,也没能例外。


此外,严歌苓与冯小刚对文工团岁月理解的差异,也是这部作品颇具争议性的话题。严歌苓自己有过在文工团的经历,而她在专访中曾提到,这意味着硬性规定的限制。而冯小刚则表示,自己的文工团生活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一段荣耀骄傲的时光”。


于是,电影中放大了美好青春的篇幅,将之提到与后半段残酷情节对等的位置。如同下面这张海报所呈现的,绚烂青春与血色背景,两相对比。

 


一代人讲述,一代人观看,

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与《芳华》意指直接相关的,是“青春”,这部电影被评为“50-60年代人的《致青春》”,通过这部作品,不只是那个年代的人得到了缅怀的机会,不同年代的人也得以观看本来不甚了解的一段时光。

怀旧的精心布景


这部电影除了年轻人构成的主力观影人群之外,相对增加了40岁以上年龄段的观众。电影的宣发中,也打出了“拍给父母看的青春片”这样的宣传语。根据淘票票的数据,70后观众给电影打出了9.0的评分。



的确,从电影开头“八一制片厂”开始就浸染着的时代气息,显在的服装、配乐、道具、场景布置,潜在的学雷锋、工农兵舞蹈等情节,电影中的时代符号都能勾起那一代人的回忆。有资讯报道说,在点映场,“有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动情处,还偷偷抹了眼泪”。


相关微信推送截图


彼此共情的青春


《芳华》带来的另一个话题是,代际之间关于“青春”这一话题的互相理解。知乎和微博的分享中,不少年轻人都说,《芳华》让他们看到,原来我们的父辈也有过那么鲜活的青春。


而奇妙的恰恰就是,在上一代人不习惯于这种社交平台的表达,甚至是某种“群体失语”时,我们能够在年轻人的讲述里,听到父辈对这部电影的感动。


微博“带爸妈看芳华”话题下的分享摘录


话说回来,青春情感之间跨越代际的互通,让不同年龄的观众都能共情。那个时代每个人都想成为集体主义认证的英雄,而有理想失落、时代变迁下的迷茫与痛楚,我们现在又何尝不是在急剧更新的环境中,急迫地想要确立自我认同。


而更柔性一点的,陈灿递给萧穗子西红柿之后,穗子一直望着他骑自行车离去,嘴角噙着着笑咬下一口西红柿的少女心情,配着画面中隐隐传来的手风琴声,一同涌入了几代人的心里。


缅怀的归缅怀,实际的归实际

再聊导演冯小刚


一个问题,如果不是冯小刚,《芳华》还会有如现在这般的争议度么?我们没机会看到如果的假设,却能看到铺天盖地的围绕冯小刚的讨论。


摘不下的导演标签


拍摄这部片子的体验就像是喝了一杯度数很高的红酒,酣畅不已。”冯小刚如愿酿出了酒,却不能保证这杯作者色彩强烈的酒能醉得了所有的观众。



关于冯小刚个人对这部电影产生了何种影响,上文在叙事部分的争议已经提过一部分。还有一个争议点在于,冯小刚的男性视角在电影中的体现


一个细节是,林丁丁的最后结局是“发胖”,同时剧中的两个女角色附议而认同。但原著中,严歌苓对于这个角色的嘲笑是“买了一辆很丑的土黄色的车而不自知”。前者嘲讽的是女性或者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是这种语境下,这个问题显得对女性尤为苛刻),后者嘲讽的是角色的拜物情节和缺乏审美。


豆瓣网友@雁城 的一则短评


逃不开的商业框架


冯小刚几年前在华表奖上说过,“我随随便便拍一部电影就卖钱,我认认真真拍一部电影就不卖钱!”,很多商业向的资讯让我们看到,《芳华》背负的不只是青春、怀旧、批判,虽然不算商业电影,但仍有它所要嵌入的框架。


界面新闻最近推出了一个图解系列,“从导演到商人 冯小刚的‘芳华’20年”,其中梳理了冯小刚的商业角色,是多家影视行业的股东,今年还做起了地产生意。



图解中提到,美拉传媒被华谊兄弟收购之后,今年的业绩是否能够达标,《芳华》的票房很关键。界面新闻中有资讯称,“如无意外,东阳美拉今年依靠《芳华》就能完成业绩对赌。”关于《芳华》国庆撤档,有人认为,是为了避开国庆档的激烈竞争,以获得更高的票房。


还记得《我不是潘金莲》时,冯小刚和王思聪为了排片量在微博上“互怼”。到现在,冯小刚重回他20年前用《甲方乙方》一手缔造的贺岁档,票房能否满足期待,也成了被关注的焦点。根据猫眼专业版的预测,《芳华》总票房有望达到7.66亿元,而界面新闻给出的预测更为乐观一些,为8亿元。


猫眼票房给出的实时数据


看完对于《芳华》的一些讨论话题,其实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可以将之简化,仍然把青春缅怀与时代回忆作为作品的基底,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处的年代和珍藏的记忆,视听作品所做的,就是提供一个场景,让拥有这些记忆或者不拥有这些记忆的人,共享一次回溯式的体验。


就像电影中间的一个片段,刘峰在战场守着牺牲的战友,等待着救援来的时候,旁白说,他也许就等着被写成英雄故事,这样,那位女歌手就会“不得不歌唱他,不得不在歌唱中,想起他”


我们也会在今后的“歌唱”里,想起那段岁月,进而理解他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